
“还是差一口气……”前些日子,在上海影城落下帷幕的第七届“CASIO”杯翻译竞赛中,老翻译家张春柏一声叹息,今年翻译一等奖位置再次空缺,这样的情况已经在7年中发生了6次。今年的鲁迅文学奖翻译奖也首度出现了空缺。业内人士认为,教育体制的不健全,一些出版社功利浮躁,市场环境恶劣,文学翻译薪酬低下,翻译人才紧缺等原因,造成了翻译水平总体“欠火候”的局面。
翻译竞赛一等奖再次空缺
对“CASIO”杯翻译竞赛一等奖位置再次空缺,上海翻译家协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院长张春柏解释:“所有参赛选手在翻译时对于民族性语言风格的节奏,都没有很好把握。 ”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林少华直指,绝大多数参赛者的译作缺乏灵性和艺术想象力,思维跨度狭隘,没有跳跃性,故一等奖只好宁缺毋滥继续空缺。
同样的场面发生在今年10月鲁迅文学奖的评选中,评委会称对文学翻译类的五部备选作品进行了认真审读和反复讨论,认为这些作品都没有达到获奖标准,最终评委会坚持不降格的原则,奖项空缺。
对于翻译界屡屡出现的奖项空座现象,专家认为,暴露出的恐怕不仅是翻译界人才紧缺的现状,而是背后一连串的隐疾。
浮躁心态造就“快餐译文”
杨自伍,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英语编辑,翻译家,著名翻译家杨岂深教授之子表示:“翻译,不仅仅需要对源语言和转化语言有着深厚的理解和把握,还需要细腻的感受力和创造力,这不是一件赶时间就能做好的事儿。 ”
杨自伍认为,当今的高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对英语的学习和需求停留在如何找一份薪酬丰厚的工作,以及如何在各类英语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然而对语言的感觉和把握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如果底子就不深厚,何谈要达到翻译的境界呢? ”
上海翻译家协会副会长、上海译文出版社副总编吴洪认为,“水平欠佳的译者、资历低下的编辑与浮躁功利的出版社,共同联手打造出来的就只有“快餐译文”了。 ”
郑州译路翻译,www.371fanyi.com,是河南省专业翻译公司,郑州专业翻译服务公司,主要从事专业英语翻译、专业法语翻译、专业韩语翻译、专业西语翻译等 ,翻译涉及各种领域的各个行业!欢迎资讯合作!电话:0371-86100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