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首页   公司简介   新闻中心   服务范围   翻译报价   翻译业绩   客户须知   质量控制   联系我们  
 
 
 
    >> 公司新闻
    >> 行业动态
    >> 知识原地
    >> 译文赏析
    >> 翻译学习
 
 
       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河南翻译公司认为:国家必须动真格才能改变翻译“拖后腿”

编辑时间:2011-8-11 点击次数: 0 次

  

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翻译事业取得了巨大成绩,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郑州翻译公司发现,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也很多,特别是受经济转型期的影响,在利益驱动下,有些翻译的功能和作用被异化了,翻译的滞后,正在制约着跨文化时代我国对外交流的迅速发展。日前,笔者曾撰文,指出图书“走出去”的瓶颈及障碍,在于缺乏好翻译。当前“走出去”差的主要不是钱,差的是好翻译。要想尽快改变翻译“拖后腿”这种窘境,国家就必须下决心动真格,对我国翻译事业,进行全面改革和大力扶持。

 

河南翻译公司结合工作实践并通过多方调查发现,当前翻译领域存在的问题,一是,对待翻译认识有误区。翻译的重要性说得多,实际上搞翻译矮人半截。诸如:翻译人员呕心沥血,夜以继日,通宵达旦完成的翻译译作不能算科研成果;作家可以“驻会”,既拿工资,又拿稿费,而翻译大多只能业余搞,收入和付出存在天差地别;创作稿费可以高得离谱,并终身享有,而千字翻译稿费百元都不到。试想,一本书洋洋洒洒几万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字,而翻译完只能拿几千或万把元,有谁还愿意去啃中译外。再如,政协开会,各个界别几乎全了,惟独没有翻译界,即使有也是个翻译,根本没有级别职称;图书封面,译者的名字要么没有,要不字小得可怜;全国这个奖那个奖多了去,但至今不但未设“国家翻译奖”,就连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评过6届的“全国优秀外国文学图书奖”也被取消了。仅有的“鲁迅文学奖”下设的“全国优秀文学翻译奖”,只针对文学的外译中,每届也只评出几本,其他领域的翻译、特别是中译外作品,至今缺乏应有的奖励机制。这些都是对翻译作用的认识不充分所致。

 

郑州中原区翻译公司认为,以上的种种制约因素严重损害了中国翻译事业的稳步健康发展。试想一下,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翻译大国和强国,而如今却出现了这种现象,其深层次的原因实在值得相关部门的深思。古有玄奘取经,翻译佛经,弘扬佛法于大唐,造就了如今中国的第一大宗教。今有鲁迅、严复等民国人士的伟大翻译著作。而自改革开放以来,试问国内又有几个翻译可以称得上翻译大师。翻译产业的发达关系到中华文化的向外传播和外国先进技术的引进,对翻译产业的不尊重,必将为翻译所拖累。

 

中国有数不清的古代文学著作,而真正翻译出版国外的又有几个。为何日本会将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人成为汉学家,并受人敬仰,而中国现代文学却无人过问。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深思。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东西便在于此。眼下中国在大力宣传孔子学院推动汉语文化,但笔者认为与这些教授汉语相比,一本中国古代经典的力量将是其几千几万倍,一本好的翻译著作可以流传上百年甚至上千年,影响的人群也绝对不止一个国家或一部分人,相反是全世界。


上一篇:河南翻译公司细解:二级、三级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实施办法
下一篇:河南翻译公司为您公布:翻译本科专业学位试点培养单位名单

 
 
首页 | 公司简介 | 新闻中心 | 服务范围 | 翻译报价 | 翻译业绩 | 翻译领域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郑州译路翻译有限公司
郑州市百花路20号 锦绣华庭A座1807室 联系电话:0371—86100689 传真:0371-67375899
业务手机:15093170201/13733846928 业务QQ:1376101935 法律顾问:河南荟智源策律师事务所 沈律师 郑州译路翻译服务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任何未经我方许可转载或使用我方信息,我们将追究法律责任。 技术支持:郑州八度网络公司
online
在线咨询
online
在线咨询
online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