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但凡一谈到翻译,民众大多数人的想法是,人才啊、高级人才,知识分子、厉害啊、高新啊等等。其实大家对翻译都有一种错误认识。
接下来,郑州翻译公司将向您讲述一些行业内不为人之的事情,为您解读翻译人才去哪了?
一位同事说:“大学本科时写论文,感觉所谓的论文没多少价值,大家都是在论文库里下载论文,然后提炼观点,拼凑文章,其实还不如认真翻译一篇文章或搞创作”。
我回答:“你说得很有道理。有了翻译才能做研究,这是外国文学专业的规律。好的翻译比研究论文更重要。中国的教育模式注定了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是分离的,而翻译却能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另一位同事又说:“大多数英文毕业生不从事翻译职业,如今只能把翻译当爱好来做了。而我们翻译的多是应用领域,商务服务,属于专业实践和应用范围,一般人搞不定”。 我们引用这几段话,是因这里反映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翻译不受重视,我们当前很缺少翻译人才。
国内翻译界(笔译)目前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是公认的。以文学翻译来说,除了翻译英语作品,好的译者往往很难找到。专家级的老译者一般都在翻译或重译经典作品;中年译者则忙于教学、科研、行政管理,无暇从事翻译事业;年纪轻的能胜任翻译的人,又有很大的经济压力,很难看得上稿费微薄的翻译工作。而另一方面,中国出版事业很兴旺,很多很好的外国作品买到版权后却找不到合适的译者。
郑州专业翻译公司认为,翻译人才的“隐藏”是指有人才,但不能从事翻译工作。究其深层次的原因有很多,多数出版社的翻译稿费很低,无法调动译者积极性,周期长,收入无法按月结算,翻译要求高,高水平人才根本不愿意与其打交道;又如国内众多大学和科研单位中,要根据科研成果和工龄级别来定级,而翻译不算成果,这种做法通常会打消译者的积极性;再如一些出版社见重译名著很来钱,便以相对高的稿费力邀外语人才来做重译,造成了市场上一部名著有多种译文,严重扰乱了市场的秩序,结果是多数出版机构无法赚钱,便压低翻译价格,进而造成恶性循环。
河南翻译公司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翻译人才短缺的问题,提高翻译待遇,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是推动翻译文化产业发展的不二选择。让翻译这项体力劳动也成为炙手可热的行业,受人尊敬,便会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翻译的兴旺同时也必将带动国内引入西方先进文化和技术推动中国相关产业的发展。
上一篇:郑州翻译公司为您解密:百度翻译让我们看到了科技的力量
下一篇:郑州翻译公司从加拿大翻译组织看中国翻译产业的未来出路 |